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聚焦 > 正文

媒体聚焦

【两会观察】奋斗实干书写民生幸福新篇

发布时间:2025-03-12


民生这篇大文章写得更好,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在全国人大代表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看来,专业能力是职业发展的关键,应该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让求职者有一技之长,才能稳稳当当、高质量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 地力木拉提·艾斯木吐拉:专业技术人才一直是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除了创新服务模式,求职者自身能力提升也特别重要。我建议多部门联合,提前开展订单式培训,打造一批不同层次、响当当的劳务服务品牌。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通过完善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等服务体系,更好助力各族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伽师县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积极打造建筑工匠劳务品牌,去年培训人数达到4600人,其中98%实现了稳定就业。今年的培训一开始,报名的人更踊跃了。

伽师县夏普吐勒镇巴扎村村民 阿力木·吾普尔:建筑工匠这个专业很容易找工作,工资也挺高。

这几年,新疆围绕制造业、建筑业、快递物流业等就业领域,打造了伽师建筑工匠、解忧公主薰衣草新花农等明星劳务品牌。目前,全疆共有147个劳务品牌,带动29.7万人就业。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玛丽亚:过去一年,天山南北处处可见温暖人心的民生图景,咱们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了。全疆新增城镇就业48.32万人,区属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2.1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34万人,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6.14万人次,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教育这棵民生之树也结出了累累硕果,1893所公办幼儿园焕发新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南疆五地州本科高校实现全覆盖、学生净增2.49万人……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全国人大代表库尔班·尼亚孜倍感骄傲。

全国人大代表 库尔班·尼亚孜:过去一年,新疆大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普及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大力发展南疆高等教育,推动本科教育实现全覆盖,这在新疆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正如库尔班·尼亚孜说的,2024年,我区设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工业学院等本科院校;新疆和田学院、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克州校区)挂牌招生,为促进南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其中,新疆和田学院在援疆省市的帮助下,聘请了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优秀教师和管理人才,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目前新校区一期工程完工,9个学院1万多名学生在新校区学习生活。

新疆和田学院教务处处长 刘飞:首批开设了6个本科专业,构建服务区域发展专业矩阵。

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 玛丽亚:过去一年,新疆把真金白银花在百姓心坎上,77%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乡亲们看病更省心了,家门口的卫生室也能看好常见病,全疆60家三甲医院实现377项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低保金涨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增长5%、12%;生活更便利了,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扩建工程一期建成、惠及五地州500万各族群众;煤改电二期工程圆满收官,让83.68万户居民实现清洁取暖;对老人的关怀也很暖心,1.6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点1.1万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怀着振奋的心情,我区全国人大代表谈想法、说举措,盼着把更多贴心事办到群众心窝里。

全国人大代表 闵晓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者”,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健康福祉更有“医”靠。

全国人大代表 郑育峰:要让金融服务更贴近民生,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加强消费激励。

全国人大代表 孔菲菲:聚焦群众关切,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物业与家政服务融合发展,实现居家养老响应效率最优化。



(来源:丝路视听 责编:崔永军  主编:卢瑛  审核:王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