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概况 > 校歌校训校徽

校歌校训校徽


   校徽:


徽志外观为圆形,代表着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和谐兴校。同心圆预示学校滚滚向前,教学相长,和谐共进,不断向前发展的态势。同时,徽志外观又是双圆套圆形玉盘徽标。和田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千年儒家思想影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等与玉有关的思想渐渐被人们所熟知。玉盘徽标一是寓意和田学院如和田玉般闻名;二是寓意新疆和田学院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各族师生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颜色采用学校主色调石榴红,寓意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外圆上方用毛体“新疆和田学院”,和田古称于阗,隐含“万方乐奏有于阗”(毛主席1950年10月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毛主席情系于阗,借此来表达祖国疆域的辽阔,就连在很远之外的新疆同胞也一同加入了这一场空前的盛会)。

领袖、名人为学校题词、题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很多时候成为一段佳话。毛主席曾为北京大学等九所名校亲自题写校名。很多学校如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高校校名,也采用了“毛体”集字,“毛体”书法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深入人心,并且受众非常广,用“毛体”,是一种尊重,是一种进取精神,更是一种自我鞭策。

下方用英文校名“XinJiang HeTian College”,寓意放眼世界胸怀天下。《礼记·中庸》:“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内圆“”字上山形图案,表示被誉为“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中间用篆书“和”,一是体现“和美与共”“团结和谐”之意;二是篆书作为一种古老而精美的书法艺术,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三是“和”字中的禾,形如禾苗,寓意学生像田里的禾苗一样,要精耕细作,时刻关注其成长。玉盘内的图形组合为“和田”首字母“HT”相交而成的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形“田”字。

”字之下的水波纹,一是寓意为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学校位于昆仑山下、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绿洲带上),并组合成书形,寓意学校主业“教书育人”;二是水波纹图案形似丝带,寓意和田是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之重镇,古代四大文明交流的枢纽,同时又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上。

学校初创于1938年。

校训:崇德尚学   明志笃行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崇德”即推崇高尚的品格,意指广大师生须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代文明为要务,追求更高之思想道德目标;将其列于首位,体现了教育之本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

“尚学”出自《旧唐书》:“崇儒尚学,以正风教,乃王化之本也。”尚学: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尚:推崇;尊重。学:学问;知识;学说;学术。崇德尚学内涵为立德于学、修德积学。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坚持以德为先、以学为本,自觉做到“尊德性而道问学”。

“明志”出自三国诸葛亮撰《戒子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明志”意谓表明志向,树立理想。理想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理想远大,目标明确,才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 把“明志”作为校训,旨在强调厚植理想,体现出学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员工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谓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道德、理想与学识,最终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都要通过实践去落实。只有具有明确的道德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渊博的学识,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把“笃行”作为校训,旨在强调注重实践,体现出学校倡导实践理性,注重知行合一。

校歌:

    校歌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