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管理学院于4月3日(第一节课)在南校区动物学实验室开展了《普通生物学实验》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由玛依拜尔·艾则孜老师主讲,授课班级为小学科学教育2024级7班,学院所有没课的教师前来观摩学习。
一、课程内容
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玛依拜尔·艾则孜老师从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引入,详细阐述花、果实和种子作为生殖器官在繁殖中的重要作用。借助精美的PPT,清晰展示花的结构,包括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深入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及发育过程。
实验观察实操阶段,每位学生分发多种常见被子植物的花朵,如百合花、桃花等,配备显微镜、镊子、解剖针等工具。学生亲手解剖花朵,在显微镜下观察雄蕊的花粉粒和雌蕊的胚珠,直观感受生殖细胞的形态与结构。在果实和种子观察环节,通过切开苹果,分析果实的类型以及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二、现场互动
课堂上,玛依拜尔·艾则孜老师十分注重与同学们的互动。设置了多个提问环节,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提问环节,学生们积极提问,涉及花粉传播的媒介、胚珠发育的具体过程等问题,玛依拜尔·艾则孜老师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
小组竞赛环节,组织小组观察竞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准确识别不同植物生殖器官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现场气氛热烈。
三、学员反馈
观摩的老师们对本次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玛依拜尔·艾则孜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实验讲解详细,操作示范规范,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教学方法创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位老师评价道:“这堂实验课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信息化手段和小组竞赛的运用,非常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借鉴。”
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被子植物生殖器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验观察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有学生评价“通过自己动手解剖和观察,终于弄清楚花是怎么变成果实的了”。部分学生建议增加更多珍稀植物生殖器官的观察内容,以拓宽知识面。
本次公开课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为生物学科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杨小燕 编辑:卢函 审核:郭广星)
上一条:管理学院教学督导简报——卢函老师院级公开课
下一条:管理学院教学督导简报——古丽娜尔·沙依木老师院级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