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正文

丁永为

发布日期:2025-04-12 浏览:

个人信息

丁永为,男,中共党员,新疆和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史、教师教育。

教育经历

1999.9-2003.6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教育研究所,教育学专业学士;2003.9-2006.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硕士;2006.9-2009.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博士;2009.6-2024.10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专业负责人;2024.10至今 新疆和田学院教科院副院长(援疆)

主讲课程

育学、教育家办学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

[1] 丁永为.二十一世纪初杜威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史研究,   2007 (2)

[2]永为,胡根林.杜威的课程哲学说了什么[N].中国教育报,   2007 年

[3]丁永为,於荣.密歇根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的早期史考察[J].巢湖学院学报,   2008(1 )。

[4]丁永为.费希特论人的使命、大学功用与学术自由[J].高教探索( CSSCI), 2008 (2)

[5]丁永为.杜威的大学课程观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2008 (4)

[6]丁永为. 自由、权威与正义至上——对“卢梭悖论”的解决[J].  现代教育论丛 (CSSCI), 2008 (10)

[7]丁永为.学者的使命是什么?  [J].高等教育管理 (CSSCI) , 2008 (6)

[8]丁永为.  杜威女子高等教育思想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2009 (2)

[9]丁永为.试析前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的演进——基于发生学方法的考察[J].山 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北大核心),   2009 (3)

[10]丁永为.论前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和哲学基础[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   2010 (1 )

[11]丁永为.视界转换:重新认识杜威[J].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2012 (8)。

[12]丁永为,兰玉婷.职业教育与民主——论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北大核心),   2012 (9 )。

[13]丁永为.  17 世纪英国绅士的素养与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北大核心),   2012 (6)

[14]丁永为.  杜威与斯尼登关于职业教育的论争[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大核心),  2013

(9)(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5]丁永为.大学课程:以自识为目的,黑龙江高教研究(北大核心),   2013 (1 )(人大复 印资料全文转载)

[16]侯晓颖,丁永为. 日本教育委员会制度的变迁——从 1948 年到 2014 年[J].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 2015 (10)

[17]丁永为,孔德琳.学校传统是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2016(2 )。

[18]丁永为,孔德琳.道德教育中的知行关系:从杜威到陶行知[J].中国德育,   2016 (14) .

[19]丁永为.杜威在中国[J].教育家,   2016 (9) .

胡静,丁永为.如何看待儿童的“无理取闹”——基于蒙台梭利的视角[J].陕西学前师范 学院学报,   2016 (7 )

丁永为.工业社会、民主与教师专业精神[J].教育学报( CSSCI), 2016 (1 )。

[20]丁永为,荆美玉,闫宝萍婧.社会民主进程中的学校重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核心 主题[J].教育文化论坛,   2020 (2 )。

[21]丁永为.杜威学校为什么停办了?  ——教育家办学的理论与实践困境[J].中国德育,   2020(8)

[22]岳欣云,丁永为.论理智型教师及其培养——基于杜威教师观的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北大核心),   2024 (4)。

主要课题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杜威关于民主与教育关系的思想之演变研究”, 已结项。

持: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一般课题 “新高考背景下北京市高中育人模式研 究”,已结项。

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科研启动课题“芝加哥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已结题。

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混合金课培育项目“外国教育史”,已结项。

主持:首都师范大学一般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外国教育史专题”,已结项。

主持:首都师范大学教科书建设项目“西方教育家教育实践”,已结项。

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教育与美国社会改革”,已结项。

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重点项目“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杜威教师观的发展”,已结项。

子课题负责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杜威教育思想批评史”,已结项。

子课题负责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 “国际教育援助实施机制研究”,  在研。

获奖情况

首都师范大学第六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第十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

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管理人员

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五四青年奖章

首都师范大学五四青年标兵奖章

联系方式(邮箱)

yongweiding@126.com

作者:丁永为  编辑:冯杰  初审:黄佩培  终审:古丽巴哈·托乎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