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理论学习 > 正文

理论学习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丨改革之潮,在天山深处奔腾

发布时间:2024-09-05

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在大地之上升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在时间深处舒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又一个分量千钧的坐标立起,2500万天山儿女和全国人民一道汇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滚滚洪流。

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稳中求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改革精神、改革勇气、改革方法破题解题。新疆上下感恩奋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向改革要动力、要出路、要未来,斗志昂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7月28日,自治区推动南疆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喀什召开。这是去年以来自治区党委召开的第三次南疆专题会议。啃最硬的骨头、攻最难的山头,自治区党委坚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用改革破解制约南疆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根本性问题。

改革潮涌,击鼓催征。出台《关于促进南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本科教育全覆盖、举办民营企业助推南疆发展大会……自治区党委把南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抓,举全疆之力、集全疆之智,以改革的魄力、创新的精神,确保南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伍、不掉队。

改革越深入,形势越复杂,挑战越严峻,任务越艰巨,越是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为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自治区党委大兴调查研究,深入践行“四下基层”,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国企民企,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寻良策、问实效,“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改什么”“怎么改”“为谁改”“谁领导改”在坚实步履中找到清晰答案。

为增强改革政策的穿透力,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定方向、定举措、抓落实;自治区党委科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自治区党委金融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等相继召开,确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工作行稳致远;坚持兵地一盘棋,在反恐维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干部人才等方面加大融合力度……以改革之力推进各领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需要加强党的建设,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去年9月25日,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会召开,历史性地以一次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学思想,加强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和政策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群众的能力;强党性,加强干部队伍政治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坚定政治立场;重实践,加强新疆同中央国家机关和内地干部双向交流、挂职任职,优化干部结构,提高专业化素质;建新功,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改革拥有最坚实的依托与最强大的底气。

“依法治疆”深入人心,“团结稳疆”凝聚人心,“文化润疆”丰盈人心,“富民兴疆”赢得人心,“长期建疆”顺应人心——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是新疆大地日新月异的根本逻辑。

巍巍天山,滔滔塔河,新疆山山水水积蓄着求变向新的磅礴能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踔厉奋发,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天山南北续写新的壮丽篇章。

人民为魂,山河为卷,改革为笔,画出最美最暖的图景。

“加大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工作力度”“把准群众诉求,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新疆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谆谆嘱托饱含深厚人民情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把牢价值取向。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打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神经末梢……新疆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连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举措,有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在各族群众眼中,改革,是看得见的蓝天,“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成效明显,大美新疆“生态颜值”越来越高;是摸得着的温暖,老旧小区焕发新颜、抗震安居房遍布城乡,“煤改电”“煤改气”工程造福千家万户;是买得起的药品,职工医保门诊共济、“零差价”销售集采药品,医药体制改革回应群众关切;是握得住的幸福,更广阔的就业之路、更贴心的养老服务、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还有身边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餐桌上的“新疆海鲜”、家门口的“新疆包邮”、办事大厅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前,民生向暖,从就学到就业,从住房到养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沉甸甸的成绩单,记录着全面深化改革惠及百姓的温暖步伐。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新疆坚持团结一致向前看,最大限度发挥广大干部群众在保稳定、谋发展、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疆企·主席面对面协商座谈会,创新性举行四片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在一次次问计于民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改革的共识。汲取人民智慧、凝聚人民力量、成就人民梦想,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就一定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进道路上,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将改革“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用民生“温度”标注改革“刻度”,必能把人民幸福镌刻在美丽新疆建设的里程碑上。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的重要思想方法。

守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正。做好新疆工作,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须臾不可离的纲和魂,是“定盘星”“指南针”“金钥匙”。新疆上下在“完整”“准确”“全面”上下功夫,把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作为度量新疆工作的重要标尺,积极探索不折不扣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有效办法,更好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引领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新疆青少年学生与其他省区市青少年结对子、交朋友蔚然成风,春晚新疆八分钟惊艳世界,南疆县城走出“村BA”冠军队……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新疆各族人民铸中华文化之魂、植“五个认同”之根,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心奔赴美好未来。

守正在于为创新提供定力,创新在于为守正增添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夯实新质生产力产业基础。建成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光伏硅基新材料生产基地,研发全世界最大的海绵钛,投产我国首条一次成型超薄柔性电子玻璃生产线,加快煤层气资源规模化勘探开发,设立国家级棉花棉纱交易中心……产业迭代、空间重塑、市场演进、结构调优,新疆“八大产业集群”正以分秒必争的速度生长,汇聚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筑牢新质生产力科技基石。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获批建设,新疆智能装备研究院、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一批“产业+人才”平台落地新疆……树立科技创新后发赶超的雄心壮志,连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新一轮“四方合作”工作推进会,新疆对科技创新进行战略部署和系统谋划,吹响“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冲锋号。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组建一批现代化产业集团,提速“十张网”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百亿级千亿级项目纷纷落地……强基固本、蓄势赋能,新疆正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用创新办法寻求化解矛盾的钥匙,用创新思路获取攻坚克难的良方,以创新举措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是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重要逻辑。

水润万物、水泽天山,精打细算用好水,从严从细管好水,对于新疆未来发展空间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建设”“优化配置”靠什么,靠打破思维惯性、破除机制障碍,靠以制度之力护航川河奔腾。

成立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新疆水资源兵地分割、流域区域多头管理的旧格局从根子上被打破;批复实施水网建设规划、水发展与水安全战略规划,启动编制水资源总体规划……洞察时与势、统筹立与破,全新搭建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四梁八柱”,全面树立节水蓄水调水增水工作新格局,新疆水资源管理体制从内而外发生深刻变化,结构性缺水问题正得到历史性解决。

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之水的浇灌,也离不开人才活水的喷涌。大魄力实施自治区“2+5”重点人才计划,“天山英才”拔节生长、“天池英才”加快集聚;大手笔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支持保障重点领域人才资源开发;制定《自治区关于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着力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兼顾当下与长远,一项项制度的实施,让原先束缚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坚冰”渐渐消融,更多千里马在天山南北竞相奔腾。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坚持工作力量下沉,组织体系和工作力量直达基层;建强基层党组织,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优化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把驻村工作队派下去,把当地干部培养起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疆结合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以制度创新激扬基层治理之效。

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如今,在新疆发展的各个领域,一项项行之有效的制度正成为问题的“化解器”,激活释放动能的“助推器”。聚焦制约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系统谋划推进一系列战略性、创造性、引领性改革举措,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辟广阔前景。

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既要在深化改革中闯深水、涉险滩,也要在依法治疆中固本培元、凝心聚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着眼长治久安,高举法治旗帜,用好法律武器,提升法治化水平,筑牢稳定的法治基础”。

灯火璀璨处,烟火抚人心。最近,一对英国夫妇怡然夜游新疆,外国网友围观直呼:“中国是地球上最安全的国家!”这是中外游客对中国新疆的赞誉和定义,也是坚持依法治疆的最佳注解。

建设法治社会,守护改革之果。把开展反恐反分裂斗争与推进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结合起来,保持依法严打高压态势不动摇,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机制,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持秩序和增强活力、方便群众的关系,让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法治新疆,夯实改革之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古城保护条例》施行,这是新疆首部为保护一座古城“量身定制”的地方性法规,既突出规划与保护,又聚焦传承与利用。从维护社会稳定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从乡村全面振兴到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新疆制定出台一批地方性法规,既满足了群众法治需求,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夯实法治根基。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常态化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深入开展“法治讲堂·逢九必讲”法治培训……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不断“刷新”。

建设法治政府,提升改革之效。以往至少要180天,如今仅用18天就办完审批手续,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250万千瓦风电项目快速落地。缓“痛点”、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新疆注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全区范围内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实施“二十六证合一”,推行“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一个个“硬举措”的背后,是政务服务改革的提档升级。

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法治赋能;百姓平安福祉,靠的是法治守卫。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疆,确保新疆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行稳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抓实当下,解决好当前发展稳定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有长远谋划,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积极解决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战略思维,是改革成功的经验密码、也是继续前进的制胜之道。

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这里像台北的西门町一样热闹。”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流光溢彩的夜景,让台商台企参访团不禁感叹。俯瞰新疆,热闹何止大巴扎!从“人间仙境”喀纳斯湖,到如诗如画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从古老智慧的坎儿井,到风貌独特的罗布人村寨;从紫色梦幻的薰衣草庄园,到圣洁巍峨的慕士塔格峰……风光旖旎的天山南北皆是车马盈门、宾客如云。蜂拥而至的海内外游客,让新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City”新疆成为世界人民的“会客厅”。超高的人气,也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新疆大地的安定祥和、无限潜力活力。2023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农村人均收入等六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国前五!历史未有、极为不易!

统筹好开放和稳定。

在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一项项改革试点任务稳步推进;在国际陆港区,一趟趟中欧(中亚)班列呼啸向西;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件件跨境金融业务成功办理;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一项项大单成功签约……新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今年上半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2206.3亿元,同比增长48.4%,高于全国增速42.3个百分点。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提速,新疆加快书写合作共赢新篇章,全方位展现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

统筹好新疆“一域”与全国“大局”。

油气当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首位、疆煤外运量突破1亿吨、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疆贡献”;粮食总产增量和播种面积增量两项指标全国排名第一,总产首次突破2000万吨大关,让“中国碗”装入更多“新疆粮”;打响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筑牢祖国西北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发展的大棋局里,新疆被赋予特殊而重要的地位、肩负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锚定国家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新疆必能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新的作为,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实现自身发展。

改革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法宝,蕴藏着解决新疆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初秋的新疆,金色阳光洒满大地。8月24日,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胜利召开。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实现党中央赋予新疆在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战略定位——新时代新征程上,会议发出了继续向改革要出路的时代强音。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不能因为问题复杂就不敢碰,不能因为矛盾突出就绕着走,不能因为发展滞后就无所作为”,多个场合,自治区党委大声疾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必须坚决破除惯性思维、固化模式、路径依赖,摒弃“等靠要”思想,说实话、谋实招、干实事,求真务实解难题、破僵局、开新局。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区域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兵地融合发展……新疆各领域各方面事业在破冰前进中“融”出发展新天地。必须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敢于刀刃向内、壮士断腕,不能迟疑退缩,不能躲着绕着,不当不拨不动的“算盘珠子”,敢于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协同下好“一盘棋”。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障碍。经济体制改革引领经济活力迸发、文化体制改革筑牢文化自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擦亮发展底色……正是在立破并举中,新疆发展大格局为之一新。必须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束缚,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融通“制”与“治”,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向改革要出路,就要树牢为民造福的政绩观。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工号”早早吹响;旅游发展大会上,14个地州市“一把手”变身“地方推介官”……“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成为新疆上上下下的人心共识。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一刀切”“一风吹”、只唯上不唯实,向“不想改”“不敢改”“不愿改”“不会改”说不,砥砺“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穿越关山,永远向前。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新疆擘画的光明大道前进,矢志不渝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用如椽巨笔,满怀豪情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疆篇章。

来源新疆日报

责编|崔永军

初审|卢 瑛

审定|王继青